去年(101年)12月6日中午,從事醫護工作的宋小姐,因工作中被小氧氣鋼瓶砸傷右腳大拇趾緣故,至醫院急診看診求治;12月11日至急診行指甲拔除手術並縫合〈診斷為右大足趾壓砸傷併趾甲鬆動甲床瘀血〉;12月14日回診追蹤換藥。事隔一週,宋小姐請求筆者協助醫療理賠事宜。
當初,筆者於100年9月幫宋小姐規劃的醫療險中有定期醫療險、終身醫療險和終身手術險;然而,宋小姐偏好終身醫療險和終身手術險,故筆者尊重其意,而幫宋小姐投保XX人壽保險公司的終身醫療險日額1,000元〈年繳保費12,500元,25歲〉和XX人壽保險公司的終身手術險日額1,000元〈年繳保費11,040元,25歲〉。其他的險種尚有終身防癌險、終身重大疾病暨特定傷病險,以及定期意外險300萬〈年繳保費3,766元〉。
101年12月17日,宋小姐寄回筆者診斷證明書三張,醫療單據費用共565元〈掛號費+部分負擔+其他費用+兩份診斷書費用〉。當日,筆者正式向該承保的XX人壽保險公司、XX人壽保險公司和XX產物保險公司分別提出手術醫療險與傷害意外實支實付醫療理賠手續。101年12月27日和28日,兩家人壽保險公司分別通知筆者宋小姐的理賠金額:門診手術費用保險金500元〈終身醫療險〉;特定處置項目保險金500元〈終身手術險:趾甲部分摘除併母組織切除術〉,兩家理賠金總共1,000元。在筆者獲悉理賠金之際,便第一時間通知宋小姐醫療理賠金已經由兩家保險公司分別匯入宋小姐指定的郵局帳戶內,並請宋小姐近期內至郵局刷簿本確認理賠金額。
102年1月9日,該XX產險公司以電子郵件通知筆者宋小姐理賠案件結案,理賠款項為宋小姐醫療費用的金額,共480元〈一份證明書費用+其他醫療費用,非醫療費用不給付〉。隨後,筆者便轉送該理賠郵件內容知會宋小姐,此一理賠案件終告結束。
事件結束之際,筆者再次與宋小姐討論定期醫療險與終身醫療險的優缺點,並且引用筆者曾處理類似部位〈左腳大拇趾〉的理賠案件〈分享18〉。相對於宋小姐的終身醫療險和終身手術險規劃,曾小姐接受筆者建議先投保定期醫療險的規劃,其涵蓋兩方案:(一)實支實付:(1)住院病房費用保險金(每日最高)1,000元(2)住院醫療費用保險金(每次最高)30萬(3)外科手術費用保險金(每次最高)15萬;(二)定額給付:(1)住院保險金日額3,000元(2)出院在家療養金(每日/每保單年度最高90日)1,000元(3)加護病房保險金(每日/每保單年度)2,000元(4)出國住院保險金(每日/每保單年度最高30日)2,000元(5)外科手術保險金(每次最高)8萬(6)救護車保險金(每次)1,000元;另外含有意外身故/殘廢/復健費用的50萬意外險,以及1萬壽險主約。
簡而言之,就是每日住院醫療理賠金為4,000元(若有住院事實的話,每日另外再加1,000元的出院在家療養金)和手術醫療險2,000元(該手術理賠金=2,000元X手術項目倍數),曾小姐的年繳保費為10,847元(以25歲計算)。
耐人尋味的是,宋小姐受傷的部位〈右腳大拇趾〉和曾小姐受傷的部位〈左腳大拇趾〉都為四肢末端,但醫療險暨手術險的理賠金額卻有著天壤之別:宋小姐總共1,000元〈門診手術兩家各500元〉,而曾小姐卻總共14,000元〈手術倍數為5倍+未住院日額1天〉。兩相比較之下,理賠的感受性相差甚遠。定期醫療險的住院和手術理賠金額通常會比終身醫療險來的較高,理賠條件也較為寬鬆,但保費會因年齡增長而逐漸調漲,且該保單年度若無理賠的話,則保費無法逐年累積於帳戶,而被視為當年度的消耗品。反之,終身醫療險與終身手術險理賠金額雖有其限制,但因只要繳費二十年〈亦可十年或十五年繳,期間愈短,保費愈貴〉,保費不因年齡增長因素,而始終維持相同保費,便終身享有其保障,因此較受到人們的喜愛。
持平而論,對於年輕的族群來說,尤其是社會新鮮人或積蓄水位偏低的族群,首要之務就是先求有、再求全。以筆者幫年輕族群的醫療規劃而言,首先會同時解說終身與定期醫療險和手術險的內容與保費,點出其優缺點,而後再建議客戶不妨先以高保障、低保費的定期醫療險為優先考量。同時,努力工作存錢和積極投資理財,在兩三年內,視總資產淨值與投資利得的績效,再決定加保終身醫療險日額1,000至2,000元左右,達成終身住院醫療險與定期手術醫療理賠金雙搭配的組合〈曾小姐於101年4月加保終身醫療險和終身手術險各日額1,000元〉。
對於健康醫療險的規劃,建議年輕朋友不必有品牌的迷思傾向,也不需對定期健康醫療險有強烈的排斥。畢竟,終身與定期健康醫療險的規劃都得視妳/你人生階段的不同需求和經濟能力而定,試圖搭配著完備而經濟實惠的醫療保障。如此,這才是保險的最終功能與意義。
保險經紀人兼國際認證財務顧問師 小P 2013.01.10
留言列表